嘉義縣一名患有先天心血管疾病的東石高中學生戴政良,他因常到醫院看診,無意間在醫院看到一名阿嬤尿袋滿了,醫護人員竟沒注意,最後阿嬤尿道因而遭到感染,決定發明「尿袋滿位偵側器」,他和同學2人花了近一年時間,最後終於研發成功,他們這項尿道滿位偵測器還獲得教育部創意組冠軍,並將這項新發明申請專利,未來計畫與廠商合作開發這項產品,造福國內病患。
戴政良說,當時他在高二時住院好幾天,隔壁床住了一個阿嬤,她無法用言語表達,但醫護人員太忙,完全沒注意阿嬤尿袋已滿,阿嬤又講不出來,雖然經旁人通知,醫護人員最終幫阿嬤換了尿袋,但反覆發生尿袋已滿的情況,阿嬤的尿道最終遭到感染,他看了真的很心疼,所以才決定發明尿袋滿位偵測器。
有了這樣的構想,戴政良回到學校後,和機械科老師梁文俊老師及同學蔡玉鳳、梁芷綾討論,本身讀資訊工程的梁文俊老師覺得他們的構想很棒,因此師生們一同研發這個尿袋滿位偵測器。
構想雖簡單,不過要研發尿袋偵測器可不是那麼簡單的,因為國內之前就有人失敗過。梁文俊說,其實先前就有人發明尿液偵測器了,但當時的發明者把感測器裝入尿袋裡,每次使用一個尿袋就要丟掉一個偵測器,成本很高,因此他們討論過後,認為這個尿道偵測器最好改為外掛式,這樣一來偵測器一直重覆使用,且沒有感染的問題,只要偵測器偵側到尿袋滿位,立即能發出蜂鳴聲,在第一時間通知護理人員前來幫病患換尿袋。
其實在研發過程中,還有人建議戴政良,為何不用WIFI發出訊息用手機通知護理人員,梁文俊說,這個方案最後放棄了,因為在醫院裡護理人員都很忙,根本沒時間看手機簡訊,還是會忘了幫病患換尿袋。
為了發明這個尿袋滿位偵測器,戴政良三名同學,前前後後改過四個偵測器的版本,但礙於研發成本,目前仍使用最陽春造型,但尿袋滿位偵測功能已十分成熟,他們今年參加教育部全國高中專業群專題創意決賽,立即獲得創意組冠軍,尤其戴政良連生病都能激發他滿滿旳創意、積極幫病患解決問題,這項發明將在國內醫療市場相當有潛力。
指導老師梁文俊說,戴政良3人創意十足,不僅為校爭光,校方認為這項發明極具市場潛力,上月已經申請尿袋滿位偵測器的專利,另得獎同學可獲得教育部技優甄審加分20%,對於他們今年升學將有很大幫助。(王智勇/嘉義報導)

